臺灣地方社會研究的新視野:評介《成為池上:地方的可能性》
作者:黃雯娟(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)
卷期:67卷第2期
日期:2022年9月
頁碼:123-130
DOI:https://doi.org/10.6210/JNTNU.202209_67(2).0005
摘要:
書評無摘要
《詳全文》
參考文獻:
- 王崧興,〈濁大計劃—民族學研究的檢討〉,《人類與文化》,6期(1975),頁56-58。https://doi.org/10.6719/MC.197507_(6).0009。
- 呂欣怡,〈地方文化的再創造:從社區總體營造到地區文化產業〉,載於《重讀臺灣:人類學的視野—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展望》,林淑蓉、陳中民、陳瑪玲(主編),頁253-290。新竹市:清華大學出版社,2014。
- 克瑞斯威爾(Tim Cresswell),《地方:記憶、想像與認同》,徐苔玲、王志弘譯,新北市:群學出版公司,2006。
- 柄谷行人,《邁向世界共和國》,墨科譯,臺北市:臺灣商務書局,2007。
- 施添福,《日治時代臺灣東部邊區地域社會的發展—以臺東廳里壟地方為例》(計畫編號:NSC92-2415-H-001-035-),臺北市: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,2005。
» 展開更多
- 王崧興,〈濁大計劃—民族學研究的檢討〉,《人類與文化》,6期(1975),頁56-58。https://doi.org/10.6719/MC.197507_(6).0009。
- 呂欣怡,〈地方文化的再創造:從社區總體營造到地區文化產業〉,載於《重讀臺灣:人類學的視野—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展望》,林淑蓉、陳中民、陳瑪玲(主編),頁253-290。新竹市:清華大學出版社,2014。
- 克瑞斯威爾(Tim Cresswell),《地方:記憶、想像與認同》,徐苔玲、王志弘譯,新北市:群學出版公司,2006。
- 柄谷行人,《邁向世界共和國》,墨科譯,臺北市:臺灣商務書局,2007。
- 施添福,《日治時代臺灣東部邊區地域社會的發展—以臺東廳里壟地方為例》(計畫編號:NSC92-2415-H-001-035-),臺北市: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,2005。
- 施添福,〈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—以民雄地方為例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,8卷1期(2001),頁1-39。
- 施添福,〈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: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〉,專題演講發表於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,2000年10月。
- 黃宣衛(主編),《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、產業與地方社會》,臺北市:南天書局,2022。
- 黃宣衛,《共築蓬萊新樂園:一群池上人的故事》,臺北市:唐山出版社,2018。
- 黃宣衛,《成為池上:地方的可能性》,新北市:左岸文化公司,2022。
- 黃應貴、陳文德(主編),《21世紀的地方社會: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》,新北市:群學出版公司,2016。
- 萊特(Erik Olin Wright),《真實烏托邦》,黃克先譯,新北市:群學出版公司,2015。
Journal directory listing - Volume 67 (2022) - Journal of NTNU【67(2)】September (Special Issue: Exhibit Asia: Exploring National Image and Identity through Exhibition)
A New Perspective on Local Social Studies of Taiwan: Book Review about Making Chihshang: The Possibility of Place
Author: Wen-Chuan Huang (Department of Taiwan and Regional Studies,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, Professor)
Vol.&No.:Vol. 67, No. 2
Date:September 2022
Pages:123-130
DOI:https://doi.org/10.6210/JNTNU.202209_67(2).0005
Abstract:
NA